
3164
除了萝卜包子,熊爸还包了豆沙和甜枣包子,刚出锅玉曼就去抢了一个吃“好烫好烫,包子在玉曼的手里颠来倒去”。熊爸看了直摇头。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也吃不了热包子。”把玉曼的包子放在了桌上晾凉。
“玉曼给二爷磕头,二爷给压岁钱”二爷哄着玉曼。
“姐,我们回来了。”一声稍显压抑又有些激动的话语传来。抬眼望去,一个看起来30多岁一米七五的个子,穿着一双带着补丁的布鞋,藏青色的裤子,和身上的中山装看着像一套,只是颜色褪了不少,像是穿了很多年一样,黝黑的脸庞带着有些疲惫的笑容,有几根白发在那头黑发中鹤立鸡群。
“姐姐姐姐,妈妈和爸爸回来了”玉曼去厨房找两个姐姐。厨房里除了烧锅用的柴火和吃饭用的碗具和一个木头桌子,没什么别的东西。玉曼到厨房的时候两个姐姐还在和面,这是小姑姑让她们做的,说要锻炼她们。“我好像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了,她们回来了吗?”二姐玉妮说道。
“妈,您岁数大了,孩子还小,您可别摔了,还是我抱着您看看,您睡觉之前在床上抱会,您看成不。”奶奶想了想后作罢,隔着姑姑仔细的看着弟弟。
熊易水带着老婆住院期间家里只剩下78岁的老母亲和三个不到10岁的小姑娘,两个9岁,一个5岁。姐姐们虽说有些自立能力,却还没强到能同时兼顾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。
二姐玉妮和大姐金妮听后也不和面了,去看自己的弟弟。大姐和二姐长的很像,对外说是双胞胎,也没人怀疑,要不是后来熊依依说了真相,金妮一直以为自己是熊家的孩子。
晚上的时候熊爸带着一家人看春晚,刚开始的时候玉曼和姐姐一直吃东西,因为一年就那一次能吃到这么父母东西。九十点的时候大家开始困了,没一会玉曼就快睡着了。熊爸看着坐在那低着头跟小鸡啄米似的玉曼,小心翼翼的把她送回了偏房,紧接着玉妮也回去了。
玉曼拿了一个大口袋铺在地上,结结实实的磕了两个响头。“赶紧起来”熊妈把玉曼拉起来,那声响让熊妈很心疼。“给你”熊爸很高兴的给了玉曼一块钱。后来玉妮也磕了头但没有玉曼那么傻,没那么用力,也给了一块钱。
在爷爷过世的第二年,熊妈意外怀孕,熊妈本不想要,家里三个孩子负担挺重的。“生下来吧,这孩子跟我们有缘,不管男孩女孩我都会爱(他)她的”熊爸思索了一会,坚定的说。听了熊爸的话熊妈也就没说什么。
在此之前,爷爷奶奶最忧心的就是自己的小儿子没儿子,在农村没儿子会被别人笑话,从玉曼出生后就有人说闲话,爷爷奶奶看着其他的子女都儿女双全,再看看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,别提多难受了。
腊月二十七开始准备年货,熊爸去集上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,玉曼跑过去扒开一看,除了一条鱼和一点猪肉,其他的都是素的。有萝卜、韭菜粉丝等等。
腊月二十六熊爸把家里的房梁打扫了一遍。当时住的是瓦房,屋顶是用大梁撑起来的,再在上面铺些编好的柳条,然后放上一块块瓦片。
“那我喝什么长大的呀?粥吗”熊妈的话勾起了玉曼的好奇心。“你呀,小时候喝的是奶水,一直喝到三岁,给你戒奶还不乐意”熊妈把吃饱喝足睡大觉的瑾礼小心的放到床上。
这时奶奶听着动静晃晃悠悠的从里屋出来,看见姑姑手中抱着自己最小的孙子十分高兴,颤颤巍巍的也想抱一抱。
熊爸是奶奶熊余氏最小的儿子,奶奶四十岁才生了熊爸,熊爸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。那时候鼓励生孩子,农村每家孩子都不少。以前女孩子是没有自己的名字的,只有出嫁后冠上夫家的姓,去世后墓碑上也是XX氏,这还是后来玉曼看到奶奶的身份证问妈妈才知道的。
身旁扶着一个个子不高的女人,女人手里抱着包被,看形状应该是个孩子。女人的步伐有些轻浮,像是生了场大病一样,发黄的脸上没什么血色,嘴唇也有些干裂。
玉曼不喜欢奶粉的味道,不想喝。“”这一罐奶粉100多呢,不喝太浪费了,赶紧的,这个很有营养”
老人半喽着腰,脸上布满皱纹,看样子有七十来岁,头发已经雪白用簪子和发网束起来。由于半生和土地打交道,腰已经累的直不起来,只能用拐棍走路。
玉曼起来后熊爸给她俩安排任务,玉妮负责和熊爸一起蒸馒头和包子,玉曼则负责烧锅。每年快过年的时候都要蒸十来锅馒头,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传统。
熊爸将&扶到床
熊爸将熊妈妈扶到床边,让熊妈上床躺着。毕竟还没出月子,还是要好好照顾才是。熊爸熊妈的文化水平虽不高,但对这个儿子十分上心,起名瑾礼,希望他如玉一般。
&,看见
这时奶奶听着动静晃晃悠悠的从里屋出来,看见姑姑手中抱着自己最小的孙子十分高兴,颤颤巍巍的也想抱一抱。
生了场&大病一
身旁扶着一个个子不高的女人,女人手里抱着包被,看形状应该是个孩子。女人的步伐有些轻浮,像是生了场大病一样,发黄的脸上没什么血色,嘴唇也有些干裂。
“奶奶&里先出
“奶奶,爸爸妈妈回来了。”从屋里先出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女童,扎着两个麻花辫,脸上零星散着些雀斑,开心的跑去过去。
我来评论这本书
登录 |注册